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秋冬要警惕它来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每年都会体检,关心最大的就是体检有没有查出得肿瘤。其实对于呼吸系统来讲,除了肺癌之外,还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知晓率及治疗率极低、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它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11月21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刘大哥今年57岁。因为年纪大了,刘大哥很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巧,前几天,刘大哥突然感觉自己的胸口很痛,还有些气急,他觉得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医院集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心内科就诊。心内科医师为刘大哥做了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检查,排除了心脏疾病。胸部CT结果出来后,原来刘大哥是左侧气胸,还有肺气肿、肺大泡。引起刘大哥胸痛的原因正是气胸。随后,刘大伯被转入呼吸内科住院进一步治疗。
呼吸内科医师为刘大哥做了吸氧、胸腔穿刺排气、抗炎等治疗,刘大哥气胸的症状渐渐好转。呼吸内科主任孙荣强主任医师仔细查阅刘大哥的胸部CT,并详细追问了他的病史。刘大哥有吸烟的习惯,平日劳作时有气急表现。胸部CT提示两肺肺气肿,伴肺大泡。孙主任初步判断,此次刘大哥气胸只是肺部疾病的一个并发症。果不其然,肺功能检查报告提示,引起刘大哥气胸的真正“元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孙主任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以引起全身的不良反应。目前我国COPD患者人数已近1亿,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3.7%,治疗率仅为2.6%。常见的并发症有:阵发性气胸、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睡眠障碍、骨质疏松、肺癌、精神抑郁等。
孙主任介绍,很多患者在疾病变重以前,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他们诊断COPD时已经达到重度甚至极重度,此时再通过药物干预对于肺功能的保护收效甚微,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引起死亡,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居高不下。
孙主任提醒,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如吸烟或者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症状,年龄大于35周岁的人群,均需要通过肺功能检查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病。
链接
余杭三院呼吸内科(住院部五楼)每月开展两次慢性阻塞性肺病健康宣教。呼吸内科医师为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呼吸内科专科护士现场为患者及家属演示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吸入剂的使用方法等。
通过宣教,让大家直观了解COPD的危害,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家属学习健康知识的主动性,从而减少COPD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通讯员:呼吸内科张旭华
医院集团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peizhilei/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