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就气喘这是咋了
本节目将于
河南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12月31日17:00播出
节目内容
案例一:慢性心力衰竭
1、一活动就就气喘,这是咋了?
心衰的主要表现是喘和肿。喘憋主要在上楼梯、走路等劳力活动时加重,可以感觉气不够用,非常累,常伴有心慌。水肿多见于小腿等下垂部位,呈凹陷性。另外,如果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能导致心衰的疾病,还会合并原发病的表现。有上述疾病的人如出现典型的喘、肿症状,需要警惕心衰,建议及时就医。
A、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1、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2、咳嗽、咳痰和咯血;3、疲倦、乏力、头晕、心悸;4、少尿及肾损害症状。
B、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和劳力性呼吸困难。
2、啥是慢性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亡原因。临床上左心衰竭较为常见,尤其是左心衰竭后继发右心衰竭而致的全心衰竭。由于严重广泛的心肌疾病同时波及左、右心而发生全心衰竭者在住院病人中更为多见。心衰的治疗目标为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治疗原则为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
3、慢性心衰病因是什么?应该避免哪些诱因?
基本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2、心脏负荷过重。心衰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风心病、老年心等)、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应配合医生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2)、心律失常:各种心律失常均可诱发,特别是心房颤动;
3)、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精神过于紧张;
4)、妊娠和分娩: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
5)、血容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输液或输血过多、过快;
6)、其他疾病: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亢或贫血等。
案例二:急性心衰
1、啥是急性心力衰竭?
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无论既往有无心脏病病史均可发生。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肺水肿的表现。病人症状及体征出现突然,进展迅速。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分,常有端坐呼吸,病人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大汗淋漓,极度烦躁不安、恐惧,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听诊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双肺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2、急性心衰好发人群有哪些?
高血压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患有重度二尖瓣狭窄的病人。
3、怎样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
通过分级分辨不同程度的心衰,有助于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目前我们常用的是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
NYHA分级:分为四级,主要依据患者自己的活动量和症状表现。
Ⅰ级: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日常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即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休息时即感觉好转。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一般没有症状,但小于平时一般活动量即引起心衰症状。
Ⅳ级:体力活动完全受限。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
4、心衰患者生活中如何呵护自己?
A、控制饮食: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无机盐、适量脂肪、产气少的食物,禁烟酒,少食多餐,防止饱餐诱发或加重心衰,特别注意控制钠盐。
B、科学作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方法,包括体力的休息和精神的放松。休息方式和时间根据病人的心功能情况而定。心功能Ⅰ级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心功能Ⅱ级应充分休息,可增加午睡时间和夜眠时间,可从事轻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心功能Ⅲ级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心功能Ⅳ级应卧床休息,自理活动由他人协助,对长期卧床病人,应经常变换体位,在床上常做呼吸运动和下肢被动、主动性活动,以避免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待病情缓解后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呼吸困难和疲乏感为度。
D、预防病情加重: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育龄妇女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妊娠与分娩。预防感染:1、注意预防感冒,防止受凉,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出汗后注意保暖;C、根据心功能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降低神经体液的活性,减慢心室重塑,减缓心力衰竭的进程;3、冬春季外出最好戴口罩,尽量不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E、遵医嘱按时服药。
健康大讲堂
有关心衰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心衰速战速决,一劳永逸。
误区二:心衰的病人需要大量输液治疗。
误区三:心衰和盐没有关系。
误区四:心衰患者喝多少水无所谓。
误区五:心衰患者要大鱼大肉补充营养。
误区六:心衰患者不能运动。
本期专家牛思泉
医院
心内二病区副主任
牛思泉,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心内二病区副主任,河南省房颤中心联盟委员、河南省心血管专科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眩晕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于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于医院心内科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至今。于年进修于医院,于年于郑州大学一附院心内科心律失常及植入器械培训基地培训,于医院(St.JohannisstiftEv.Krankenhaus)专修起搏器植入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冠脉支架植入、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复杂先心右心导管检查等介入手术,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诊疗、抢救,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郑州市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SCI论文1篇,学术论文数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qiuyuanlei/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