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列65幼稚型T波改变

幼稚型T波改变

医院白梅

作者简介

白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心功能室主任。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多年来主持完成8项省市级科研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2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4项。发表本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在《中华内科杂志》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十篇。年被评为太原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年荣获中国杰出心电工作者奖。年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幼稚型T波以右胸导联T波倒置为心电图特征,其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临床上需要与其他一些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病理性情况相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幼稚型T波的定义

40岁以下正常成人V1~V4导联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T波倒置,类似正常儿童或青少年的心电图表现,如无器质性心脏病,通过深吸气屏气试验或口服氯化钾试验可使倒置的T波转为直立,这种心电图现象称为持续幼稚型T波(prsistntjuvnilpattrnTwav),也称“童稚型T波”。正常情况下,婴幼儿时期,右胸导联T波普遍倒置,进入成年期后倒置的T波可逐步变浅至直立。如果进入成年期后倒置的T波仍不能恢复直立,才称为持续幼稚型T波,属于正常变异。但如果这种心电图表现出现在40岁以上成年人,则需要考虑为异常改变。

2.幼稚型T波的心电图特点

①V1~V4导联T波倒置,其余导联T波正常;

②T波倒置的深度5mm;

③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部分小于40岁的年轻人,女性多见;

④漏斗胸患者易出现此心电图改变;

⑤深吸气或ISI服氯化钾可使倒置的T波变浅、消失转为直立(图1、图2)。

3.幼稚型T波的发生机制

正常成人T波向量向左前下外方向,婴幼儿期T波向量在水平面偏向左后,投影在V1~v3导联负侧,因而T波倒置。随着年龄增长,水平面T向量逐渐指向左前,故V1~v3导联倒置T波应渐变直立。

可能与婴幼儿时期右室占优势渐变为成人左室占优势有关。亦有学者认为,该现象与婴幼儿肺脏发育差异或肺部充气不良未能覆盖心脏的切迹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肺叶渐渐扩张覆盖了心脏切迹,心电图上V1~v3导联倒置的T波也由深变浅至直立。由于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少数女性成年后肺叶的扩张仍不能完全覆盖心脏切迹,故保留T波倒置,即幼稚型T波。多数学者认为,幼稚型T波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变异。我国成年人持续幼稚型T波的发生率为1%,女性高于男性。

约50%正常妇女V1导联T波倒置,10%在v1,V2导联T波倒置,但V3导联T波倒置则很少见。如果V3导联T波倒置,V1、V2导联则不应有直立的T波,即V1、V2、V3导联的T波方向应一致,如V3导联T波倒置,V1、V2导联的T波直立应视为异常,但需除外瘦高型年轻人或妇女,其V3导联T波可呈浅倒置。当仅有V3、V4导联T波倒置时,称孤立性T波倒置,在下一肋间记录心电图或深吸气,则倒置的T波可变为直立。约1%正常成年男性V1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极少见。无论V1~V3导联的T波是倒置还是直立,V5、V6导联的T波应直立,否则为异常。胸前导联T波如为双相,则应为正负双相,负正双向则为异常。

4.幼稚型T波的临床意义

幼稚型T波的诊断属于排除性的,需要慎重。应注意与急性心肌缺血T波改变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等情况进行鉴别。前者结合临床情况不难鉴别,甚至可以经冠脉CT或冠脉造影进行鉴别。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多见于青少年,早期可见V1~V3导联持续性T波倒置,且T波深而宽,双肢对称,V1。V2导联局限性QRS波时限延长。1/3患者在V1、V2导联的sT段起始部有毛刺样小波(Epsilon波),患者通常表现伴有右室肥大、右束支阻滞、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室造影有助于鉴别。此外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及检查与心肌缺血、低血钾鉴别。

参考文献

1郭继鸿.临床心电图.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6.

3张文博.心电图诊断手册.4版.北京:人民军医版社,;71.

4方丕华.阜外心电图图谱.I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7.

声明

平台推送文章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不做它用。如有错误或涉及版权归属,请联系删除,谢谢支持。

白梅太原人医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peizhilei/47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