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马拉松产业的黄金十年以优质服务与

千禧年前,日本马拉松产业发展缓慢。日本马拉松赛事要求较高专业水准,面向跑者范围也较窄,因此发展较为缓慢,规模不大。

年前,每年完赛人次不足一千人;-年,马拉松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每年完赛人次不足两万。以日本三大马拉松赛之一的“琵琶湖马拉松”为例,琵琶湖马拉松以规模小、门槛高著称,全马的报名门槛为2小时30分钟,因此每年参赛人数最多只有三四百人。

“琵琶湖马拉松”也成为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马拉松项目的选拔赛。

日本全程马拉松完赛人数近十年飞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37.5%。年后,随着以东京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性赛事出现,马拉松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年,日本全程马拉松完赛接近58万人次,一举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

近十年,全程完赛人数的复合增速高达37.5%。另一方面,全程马拉松完赛人数占总人口0.46%,远远高于美国同期的0.18%。日本全马完赛人数中,男性跑者远远多于女性跑者,男女比例一般高于3。

赛事数量稳步提升,且单场规模仍在扩大。日本全马赛事数量从年的18场逐渐增加到年的场,实现5.7x增长。年以前,每场全马平均完赛人数人左右;年以后,每场平均完赛人数直线飙升;年,平均每场完赛人,创历史新高。

赛事数量的增长和单场完赛人数的提升,共同造就了日本马拉松产业的“黄金十年”。

以优质服务与绝佳赛事体验取胜

优质赛事服务体现在完美的补给点、医疗点及赛区卫生间设置等方面。以京都马拉松为例,食品与饮水供给点共设14处,平均每公里有一个补给站。对于站中的补给品,组织者在赛前手册中列出补给品;赛时,补给站设置进度条,提示选手本补给站已过的距离和剩下的距离,避免了国内部分赛事出现的选手不清楚补给站具体长度,纷纷涌向赛道前几桌造成混乱的问题。

此外,京都马拉松赛沿途每米配备一个持心脏除颤仪的医护人员,比赛志愿者也在赛前接受心肺复苏培训等,也有背着急救包的医者组成的自行车队。在赛区卫生间设置上,京都马拉松在起点设置间,赛道设置39处共间,终点设置间,全程共间。除了保证数量外,东京马拉松赛事中还有志愿者组成人墙,为参赛者留出通道。

优质的赛事体验还体现在赛道的设置、地区文化的展示以及奖品的准备等方面。

日本马拉松则会在赛道旁准备艺伎表演、民族打击乐以及现代舞蹈等;名古屋女子马拉松则在奖品上独出心裁,完赛奖品是由Tiffany提供的马拉松定制项链。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shenghuolei/8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