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明胶变佐料制成毒香肠凉皮
餐桌上的香肠、凉皮、皮冻,来自臭气熏天、苍蝇遍布的黑窝点;工业明胶、工业大粒盐化身“佐料”。
近日,辽宁营口警方破获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查获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黑加工点的背后,是价值近亿元的工业明胶流向黑龙江等8省数百个市县(区)镇。
工业明胶成香肠“佐料”
在营口市老边区一处不到平方米的简陋院落中,窗户全部被塑料布封死,院内三口铝锅,工业明胶、亚硝酸盐、工业大粒盐装在白色塑料袋内,堆在一侧。
“满屋子绿豆蝇,臭味呛得我辣眼睛,连吐好几口酸水。”营口市公安局老边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教导员钱瑞青告诉记者,他们经过侦查发现,每天凌晨,院内都会支起柴火烧制,铝锅内肉皮翻腾,臭气熏天,香肠、凉皮等半成品出炉后,被放入污渍遍布的麻袋或白色塑料盒中,待冷却成型重新包装后被销往市场。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的黑加工点不止一个。一周之内,营口警方先后查获了7个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窝点,收缴非法添加剂工业明胶公斤,工业用亚硝酸钠1公斤,复配水分保持剂2公斤,高强度建筑胶4公斤,毒香肠公斤,毒凉皮公斤,毒皮冻公斤,收缴加工设备6套,初步统计涉案金额约万余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
图片来自网络
8省数百个市区县“中招”
目前,查获的有毒有害食品已被送往辽宁省食品药品监测站进一步检测。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这些工业明胶大多来自吉林省通化市。年以来,当地的一个犯罪团伙以每吨1.5万元的价格购进数百吨工业明胶,换成食用明胶包装袋或无标志的白编织袋,加价销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8个省数百个市县(区)镇,仅辽宁就有9个城市“中招”。这些工业明胶大多被制成有毒有害食品,涉案总金额近亿元。
■追问
=有毒食品“畅销”三年监管部门去哪了?=
在国家卫计委公布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中,工业明胶榜上有名。其中的有毒重金属铬容易进入人体,蓄积后有致癌性。专家表示,工业明胶用肉眼很难分辨,铬等重金属一旦进入身体就容易沉淀在血液骨骼中,很难排出体外。
“现在有毒的食品种类太多,相关检测难以覆盖。”营口食品药品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有毒有害食品大多在“黑窝点”炮制,比较分散,相对隐蔽不易被发现,监管存在一定难度;食药监部门没有搜查权,即使到了黑窝点门口,只要他们把门关上我们就没权进入,只能请求公安部门协查。“有的不法商贩看公安部门要来了,把锅一藏,违法违规材料顺着下水道冲走,就很难找到证据。”
目前,营口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查,加大相关监管力度。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黑窝点”臭气熏天的背后,是工商、食药监等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却都有缺位的结果。
■建议
=从源头遏制黑心商不敢铤而走险=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与两三年前轰动全国的“毒胶囊”案相比,如今这些犯罪团伙作案手段更加隐蔽,间歇性、流动性强。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违法成本和获取暴利之间不成正比,一般罚款了事,判刑也短。加之有些监管人员觉得一个小黑窝点掀不起什么浪,暂时漏了也没什么,等一轮严打再打击也来得及,“不约而同”错过的结果,就造成这些“黑窝点”如同牛皮癣般顽固多现,有毒有害食品大肆流向市场。
辽宁华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海山认为,《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力度,但仅是改变对于罚金刑的设定上,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有期徒刑依旧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程度。加之一些县区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年龄偏大,人手不足,技术手段落后,检测资金有限,无法适应严峻的监管形势。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张宝义等专家建议,应加大刑罚成本,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推动社会共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大庆街头恶心小吃,你保证吃过……
一、烤面筋
街头烤面筋添加工业原料,记者取样检测,经营者承认确有吊白块用来消毒,随机抽查的6处摊点面筋竟然全部含吊白块!吊白块为强烈的致癌物!!爱吃烤面筋的孩子伤不起啊!!!
烤面筋致癌的消息,让很多爱吃烤面筋的朋友着实吃了一惊。可是面对面筋中吊白块等工业原料,你还会吃烤面筋吗?
二、麻辣烫
街头麻辣烫的问题也比较多,除了清洗不过关外,还有:
1、烫菜水反复使用,其中可能积累有害物质。比如亚硝酸盐和草酸的含量不断上升。涮菜水又重复使用不更换。
2、麻辣烫因为卫生不过关,为了防止顾客腹泻掺PPA,“麻辣烫加止疼药”决不是搞笑。
三、铁板鱿鱼
1、据一位知根知底的“业内人”透露,那些卖的生海鲜大多来路有问题。他说,看上去很光鲜的鱿鱼,先是用温热水泡10分钟,加入工业用烧碱,再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后将鱿鱼发泡20分钟,最后滴入福尔马林保鲜。为什么要用工业烧碱发制?
因为食用碱根本发不出来,勉强发出来也是蔫的。加了福尔马林才能保证看上去色泽亮堂,吃上去新鲜脆嫩。
福尔马林是甲醛40%的溶液,它作为有毒防腐剂,在医学上是用来保存尸体的。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对人体的肝、肾等器官有严重损害,国家明文规定绝不可用于食品。
2、经过烧烤后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会冲击人体健康的细胞,除了致癌、引起多种疾病外,还会造成皮肤衰老、斑点、痘痘等健康问题。导致多种癌症疾病。烧烤食品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苯并芘。这种物质是一种强致癌物,是在烧烤食品时产生的,经常食用会在体内蓄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四、烧烤
1、烧烤摊挂羊头卖猫肉——你吃的羊肉串真是“羊肉”吗?病死鸭肉、流浪猫肉拿回放在盛有羊尿的盆里浸泡几个小时后,再用嫩肉粉、各种调料腌制二三十分钟,然后切片用肉签穿串时,会加点羊油,上烤炉时再在调料里加上一些“羊肉香精”。经过如此“精工细做”,再经过高温熏烤,就成了“羊肉串”。
2、如果人们吃了烤得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猪肉串,隐藏在肉中的旋毛虫未被高温杀死而进入人体,也能感染旋毛虫病。
3、影响青少年视力。据美国一项权威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过多的烧煮熏烤肉食将受到寄生虫等疾病的威胁,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容易造成眼睛近视。
4、减少了蛋白质的利用率。烧烤过程中,会发生“梅拉德反应”。随着香味的散发,维生素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也同样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三者的摄入。因此,吃烧烤会影响上述物质的利用度。
5、损害呼吸道。在由羊油滴在炭火上而产生的浓烟中,含有污染大气环境的细颗粒,这种细颗粒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进行处理,严重影响呼吸者的身体健康。
五、米线
1、添加吊白块。因为用米不好的话米线会很容易断,所以很多小厂就添加“吊白块”,可以使米线很筋,煮不断。一般的小饭店用的多是这种,新闻上已经有多次报道。
老板是为了降低成本,在大米粉中加玉米粉然后加吊白块增白。吊白块学名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在高温下释放甲醛,甲醛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肺、肝脏、肾脏损害极大,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国家明文规定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吊白块。这种物质如果由于长期的积累,会让人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
2、卫生情况堪忧。据西安晚报报道,在米线卫生检查中发现其生产环境恶劣,卫生条件极差,作为加工米线主要原料的大米上有老鼠屎,包装袋上既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保质期。
六、糖葫芦
1、卫生状况极差。不少街头叫卖的糖葫芦没有任何包装,大风一起,粉尘很容易沾在糖葫芦上,冰糖葫芦卫生令人担忧。很多商贩省略了清洗的步骤。
2、食品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有些冰糖葫芦的山楂未成熟,味道不对,于是给糖葫芦上色。锅里高温熬着的糖变为焦糖。焦糖色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是由于它含有砷、铅、汞等有毒元素,这些元素如果摄入过多,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糖浆在山楂上面保持的时间较短,极容易融化,而在小贩处买的冰糖葫芦则能保持较长时间,这是为什么呢?在正规的冰糖葫芦销售点,糖浆是由高麦芽糖与砂糖熬制成的,但成本较高。而黑心小贩锅里的红色糖浆是一种工业涂料掺和着明胶和糖精勾兑的,这样不仅成本低廉,还能使凝固后的糖浆不易融化。吃了对身体极为不利。
七、肉包子
无良商贩用猪肉瘤、血脖肉、死猪肉配做包子馅。至于和面时洗不洗手就无从考证了。
八、油条
1、含有的化工原料是发泡率很高的物质,而且有润滑作用,所以炸出的油条更蓬松,但对人体的危害可想而知。
2、炸油条的油中添加明矾超标。明矾使油条变得松脆好吃,但明矾中含铝,摄入过量就会危害身体健康。在体内蓄积多了小孩易患多动症,老人易患老年痴呆。
九、煎饼果子
街头小贩应用地沟油煎煎饼果子。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指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万吨。“地沟油”可导致胃癌、肠癌:令人作呕的炼制过程,是地沟油毒素滋生的原因。
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倍。
十、烤红薯
1.煤炭烘烤产生毒素:街边烤红薯是用燃烧的煤炭烘烤而成的,烘烤过程不仅受到燃烧煤炭中有毒物质的污染,而且烤后摆到炉上,又没有防尘卫生设施,再一次受到多种因素的污染。煤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还能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有的煤还含有放射性物质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人们吃了这些烤红薯,会导致慢性砷中毒,严重者会损害消化、呼吸系统。
2、化工桶变红薯炉:由于商贩们这些烤红薯的桶大部分是装化工原料的桶,这些废铁桶有的是汽油桶、柴油桶,有的是化工原料桶,桶内残留着化学原料。不少化工原料含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烤红薯经过高温以后,有害气体都吸附到红薯上了,若这些化工产品成分里面含有苯,就会对人的呼吸道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食用后会有头痛和头昏脑涨的感觉。即使以前装的是食用油,这些桶因为没有经过彻底的消毒,卫生状况也无法保障。
3、黑斑红薯吃了中毒:小贩一般都把受了黑斑病菌污染的红薯与好红薯放在一起烤,在烤熟的红薯上,原先较明显的黑斑已很难看出。有关专家称,呈褐色和黑褐色斑点的红薯皮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感染,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中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这种毒素会使生红薯变硬、发苦,用水煮、蒸或用火烤等均不能杀灭,进入人体后对肝脏有害。
十一、臭豆腐
街头臭豆腐分黑、黄两种,无论哪种臭豆腐,现在商贩的黑加工的制作方法都是令人震惊的:
1、据街头商贩忏悔书揭露真相,制作黑臭豆腐,要先将豆腐浸泡到臭卤水里,臭卤水是将腐肉、市场回收的死田螺、臭鸡蛋、咸菜和潲水搅和在一起发酵制出来的。如果卤水不够黑臭,要将硫化碱、硫酸亚铁按比例兑水搅和,经化学反应后,水就会变得更黑更臭。“为了缩短制作时间,现在很多臭豆腐摊主几乎都放硫化碱和硫酸亚铁。这样两个小时就可以熬成卤水,而自然发酵至少要等三四天。”卤水熬好后,先将豆腐放里面泡半个小时到发臭,再将泡好的臭豆腐放油锅里炸,炸好后捞出来放在通风处晾干,黑臭豆腐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在摊位上卖时,加上佐料热一下,这样的臭豆腐远闻臭、吃着香。
2、街头商贩的黄臭豆腐是在卤水里添加少量硼砂取代硫化碱和硫酸亚铁,这样泡出来的豆腐泡又黄又松脆。硼砂具有吸水、收敛、膨胀疏松、漂黄等作用,被硼砂泡过的东西吃在口中会有脆感。但硼砂在体内有一定蓄积性,排泄慢,每日只食用0.5克就会影响消化,导致食欲减退,成人摄入1~3克硼砂就会引起中毒。
十二、煮玉米
离煮玉米的小摊两三米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玉米的香气扑鼻而来。虽然这个小摊并不起眼,但是让人仿佛感觉到有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味。这种香气究竟是玉米天然散发的还是添加了什么东西?经过调查发现,这种远远飘来的香气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单纯。
店主介绍说,这叫甜玉米香精,可以在玉米刚放进锅里的时候就放上,煮熟后,玉米的味道会特别好闻,还可以把香精放进鲜榨玉米汁里或者冰淇淋里。“要是煮的多怕坏,你还可以拿包防腐剂。”说着,店主递给记者一包名为“脱氧氢乙酸钠”的粉末。
甜玉米香精主要含有食用香料和食用香精辅料,能在常温下散发出芳香气味,其本身是无害的,不过一旦使用过量,就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带来损害。长期食用含有玉米香精的食品,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使肝脏的排毒等功能衰退,还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产生厌食行为。
更多的人在看淄博辆涉改公车公开拍卖!......小区里,大狗差点吃小孩,千万警惕!金岭卫生院副院长张云!!生命因你而延续......来源:黑龙江食品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gongjubao/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