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心电图讲义4室性心律失常与室

陈有昌老师简介

陈有昌,男。汉族,年6月18日出生。年8月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心电图学专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退休前在广医院工作并任功能科主任、心电图室主任。医院体检部总检兼健康咨询工作。先后在国内省级杂志及核心刊物发表综述及论文20多篇,积累各种心电图与心电向量教案十多件。年“用心电向量图与上胸部心电图标测分析J波研究”(第一作者)获南宁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年“利用心电向量图对胸导联终末R`的研究分析”(第三作者)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年出版了“实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学”。

2、多源性、多形型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是同一幅心电图里有2个或2个以上配对不等、形态不同的室性早搏,称多源性室性早搏。

图4-5多源性室性早搏心电图

本图有3种以上形态不同、配对不一的室性早搏。分别来自左心室下侧壁、后下侧壁,右心室右室流出道型与右室心尖前部等处。

多源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的病人中。容易发展为多源性室速或室颤。

这里顺便介绍室早起源的基本知识:

诊断室性早搏起源的原则:

起源于左室的任何部位的室早均呈类似右束支阻滞图形---左室先除极;

起源于右室的任何部位的室早均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右室先除极;

起源于左前分支的的室早呈右束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显著点轴右偏)---左前分支先除极;

起源于左后分支的的室早呈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显著点轴左偏)---左后分支先除极;

起源于左室前壁的胸导联的室早均呈QS型或以S波为主----除极由前向后,背离前壁;

起源于左室后壁的室早,胸导联均呈R型或R波为主----除极由后向前,面向前壁;

起源于心底即高位的室早,下壁导联呈R型----除极方向由上向下,对准下壁方向;

起源下壁即隔面的下壁导联呈QS型---除极背离下壁导联的探查电极。

起源于左室侧壁的除呈右束支阻滞外,左胸导联呈S波为主或QS型。

注意:同源的室早其形态也可以不同。与其具体位置、传导组织是否参与、不同部位心肌传导速度不同等有关。

讲完了这个,我们再回头看刚才的多源性室性早搏的实例图!

图4-5多源性室性早搏心电图1—右室流出道源室性早搏心电图

这部分图呈左束支图形,说明来自右心室的室早。

下壁导联室早的QRS呈正向的R型,说明室早除极是由上向下的。所以考虑起源于心室高位—右心室最高部位就是在右室流出道附近。由于室早除极是由上向下,背离AVR、AVL导联的探查电极,所以AVR、AVL导联的QRS呈QS型。这是最重要的依据。

这里I导联不呈QS波了!而刚才图4-1室性早搏心电图I导联呈QS波。都是自心底右室流出道,只是这个室早除极方向偏左下而已。

图4-5多源性室性早搏心电图2—左室后下壁源室性早搏心电图

这个室早胸导联全是R型,说明来自左室后壁源的室早。而II、III、aVF下壁导联呈qs型,说明来源后室壁的低位,近下壁部位。I导联也呈qr型,aVR呈R型,也就说明起搏源在左侧,除极是由左向右的。综合起来就是左室左后壁近隔面左侧,也就是在左室内了。

图4-5多源性室性早搏心电图3—右室心尖源室性早搏心电图

这个图的室早也是呈左束支图形,所以来源右心室。但V1-V5导联均呈QS型或rS型,仅V6呈R型,说明室早的激动是在心尖处前面,除极向向量时指向左向后,特别向后为主,所以V1-V5才会呈QS型,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心电图相似。

这个与刚才讲的右室流出道源的室早虽同是源于右室,但部位不同,所以其室早形态也就不同!

图4-5多源性室性早搏心电图4—左室下侧壁源室性早搏心电图

这个室早的V1V2导联呈R型,V5V6导联有明显的宽S波,所以属于右束支阻滞图形,就是源于左心室。由于V4-V6呈rS型,即S波为主,而V1V2却呈R型,加上I导联也呈QS型,所以左心室的除极方向是由左向右除极!左心室由左向右除极只能是左室测壁了!

而下壁导联的QRS呈QS型,说明室早在隔面部分心室,室早的除极方向是向上,背离下壁导联轴正侧的。综合起来室早起源于左室下侧壁附近。

图4-5多源性室性早搏心电图5—右室右束支远端源室性早搏心电图

这个室早的QRS在I、aVL、V5、V6呈粗钝的R波型,也就是呈比较典型的左束支阻滞图形。说明室早起源于右束支附近或右束支上,由于下壁导联也成QS型,室早除极方向是向上的,也就是说室早起源于右束支远端近心尖或隔面附近。

这样,同一幅心电图,就有来源5个地方不同的室性早搏,所以属于多源性室性早搏!

注意:同源的形态不同与其具体位置、传导系统是否参与激动的传导、不同部位心肌传导速度不同等有关。如下壁还分左右前后,侧壁分上中下等!具体鉴别要点:不同的书有所不同。

下面这是我摘录的关于室早具体起源的心电图图形的判别要点:

起源于右心室早搏:胸导联符合左束支阻滞图形.QRS波主波方向在V5及Ⅰ导联向上,在V1导联主波向下或呈明显的RS型,其R波往往较胖,时限大于30ms。即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波形;

起源于左心室早搏:胸导联呈较典型的右束支阻滞图形。QRS波主波方向在V1导联向上,在V5及Ⅰ导联有明显S波,且相对宽钝。即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波形;

起源于间隔部的室性早搏:诊断要点:室性早搏波形与同导联室上型QRS-T波形基本相同,位置越高QRS形态越接近室上性QRS波群。QRS时限相对较窄,过早发生的QRS之前无相关的P波。Ⅰ导联QRS波呈双相波;QRS主波方向与窦性下传的基本一致。

起源于右束支上的室性早搏:呈典型的左束支阻滞图形。I、aVL、V5V6导联呈粗钝的R型,V1呈rS型,S波明显宽大;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①胸前导联类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②额面室性早搏电轴右偏或正常。本图呈典型完全左束支阻滞图形。电轴不偏或右偏;

起源于心尖部的室性早搏:心尖位于左室的前下部,其早搏的除极方向是向上向后,所以V1-V4,甚至V5V6均呈S波为主图形。Ⅱ、Ⅲ、aVF导联QRS波主波向下,aVL及aVR导联主波向上;

起源于左心室前下壁的室性早搏:起源前壁者心室除极由前向后除极所以V2-V5以至V6均以S波为主或呈QS型,下壁由下向上除极所以II、III、aVF导联的主波向下或呈QS型。

起源于左心室前上壁的室性早搏:起源前壁者V2-V5均以S波为主或呈QS型,上方则II、III、aVF导联的主波向上;

起源于心室后上壁的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心室后壁的室早,心室除极是右由后向前除极的,所以V1~V5或V6导联QRS波主波均向上,呈R型或Rs型;而发自上方的,由上向下除极II、III、aVF导联QRS主波方向是向上的或呈R型;

起源于心室后下壁的室性期前收缩:V1~V5导联QRS波主波均向上。II、III、aVF导联QRS主波方向是向下的或呈QS型;

起源于左前分支的室性期前收缩:①胸壁导联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②肢体导联呈左后分支阻滞图形。即I、aVL呈rS型,II、III、aVF呈qR,电轴≥°;

起源于左后分支的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起源于左室下侧壁源的室性期前收缩:图形相当于起源左后分支阻滞图形,V1V2导联QRS以R波为主,V5V6导联的QRS以S波为主。

这个就不再举例来讲了,大家可以看我在爱爱医上的教案“室性早搏定位诊断”,供大家参考!

图4-6多形性室性早搏心电图

本图有4个导联心电图,窦性P波清晰可见,每个正常的P-QRS-T后面都有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配对相等,但形态不同。所以考虑多形性室早。

多形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配对时间恒定情况下,同导联室性早搏QRS形态有两种以上称之。

图4-6多形性室性早搏心电图--拆分图—同导联室早配对一致、形态不一致

本图清楚看出室早的配对时间相等,为0.49秒。同导联的室早形态有Rs、R型两种形态,且呈R型者电压高矮也不一。多形性室性早搏配对一致是关键的。如果配对不一致就可能是多源性室早了。当然要注意排除室性并行心律,或个别室早伴室内差异传导可能了。

多形性室早产生原理:1)折返时间相同的多源性室性早搏。2)单源性室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或折返径路不一致。3)单源性舒张晚期室性早搏伴不同程度的室性融合波。4)室性早搏逆传到房室结后,在通过另一途径下传心室时发生室内差异传导。

多形性室早常见于洋地黄中毒和器质性心脏病。其临床意义与多源性室早相似。

我个人认为还是要排除室性融合波中融合程度不同的室性早搏。单源性舒张晚期的室早,其意义与多源性室早是不同的。

这里室性早搏前均无窦性P波,也就是说不属于舒张晚期室早,形成机理与室性融合波无关!

所以考虑这个图的多型室早形成机理是:2)单源性室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或折返径路不一致。

编辑:温玉阳

~~~~~~~~~~~~~~~~~~~~~~~~~~~~~~~~~~~~~~~~~~~~~~~~~~~~~~~~~~~~~~~~~~~~~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自网友及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赞赏

人赞赏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zhaominglei/8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