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业路上买来排骨炖汤结果这究竟是
6月15日,樊城的张女士在立业路附近的一个肉摊上购买了三十块钱的排骨,张女士说,排骨拿回家后,她就炖了汤,可这汤却没人敢喝。
张女士说,因为排骨汤是给住院的父亲煮的,除了冬瓜和盐,什么也没放。
张女士疑心是排骨有问题,第二天上午就端着排骨汤去找肉贩,可肉贩却不买账。
为了弄清楚肉汤里像虫子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张女士随后又找到樊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米公所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到现场后,摊主出示了张女士15号购买当天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但细心的执法人员却发现,摊主提供的15号和16号两天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货主和目的地两项都不一致。15号的合格证明上,货主为钟才喜,摊主表示是他本人,目的地为米公市场,而16号的货主为王根红,目的地在长虹路上。
对于摊主的说法,执法人员表示,尽管检疫证明的内容必须与经营者的情况相符,但既然摊主拿得出15号的检疫证明,就很难说张女士那天购买的排骨有问题。
执法人员表示,眼下,只能把张女士认为有问题的排骨送检,如果检疫后确实有问题,他们才能进行相关的处罚。
那么肉汤里的异物到底是什么呢?
20号上午,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在张女士家,对疑似有问题的排骨取样,进行现场剖检后表示,张女士购买的排骨是合格的。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按照屠宰检疫规程,对于生猪的检疫主要包括十种传染病和三种寄生虫,而这三种寄生虫旋毛虫病、丝虫病、猪囊尾蚴病都是从外观上可以直接判断的,并且这些寄生虫也都是不耐高温的,因此,张女士怀疑的排骨里有虫可能是误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工作人员表示,排骨上的脂肪,以及猪肉与排骨相连处都会有一些白色的筋状物,这些脂肪和筋状物在煮汤的过程中,会有部分与排骨分离,在经过高温后,可能化成了小颗粒,就被张女士当成了肉虫。
另外,工作人员也表示,对于猪肉的检疫,其实是相当严格的。生猪从养殖到屠宰后变成猪肉流向市场,会经过两次检疫,一次是生猪的活体检疫,只有检疫健康,并取得动物类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标识的生猪才能进入屠宰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生猪进行屠宰后,专业人员还会对生猪的体表、酮体、内脏、传染病、寄生虫等进行检疫,最后合格的出具产品类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才能流入市场销售。
虚惊一场!
(记者:蔡丹)
推荐阅读?好消息!襄阳中小学暑假时间确定啦!有假期的孩子真幸福....
?法海不在襄阳白娘子别闹了!
?东津一女子大闹警局还把警察狠狠地咬了一口
?心里不爽!襄阳小伙拿板砖砸车窗结果……呵呵呵呵
?深夜一男子在谷城街上裸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zhaominglei/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