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路漫漫,且行且珍惜北京大学人民医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已经在急诊一线工作了整整六年,每天得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工作,得面对着焦灼的患者和家属,还得时常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死亡或感受着慢慢逝去的生命,当然还得偶尔顾及一下自己的人身安全。经常就会有人问我,“你当急诊医生这么多年,在你面前有那么多人去世,你是不是已经都麻木了?”其实并没有。有很多病人会反复来我们急诊就诊,我心里很清楚,终有一天,他们会一个一个从我眼前逝去,每当想到这里,依然会心痛不已。生命可贵,需要珍爱。
就在十多天前,医院附近的商场逛街时,从扶梯刚上四楼,就听到有人在喊:“快救救他!快救救他!他突然倒地上了,谁来救救他?”我远远看到一中年男性平躺在地上,没有任何反应,他爱人在身旁哭喊,周边已经围了十几个人,有的人在问有没有人带着速效救心丸,也有的人上去掐患者人中。作为一个医生,尤其是一个急诊科医生,遇到这种患者突然倒地的情况,不能默默的走开。我快步走上前,没有触到病人的颈动脉搏动,也没有看到病人呼吸,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并让周围的人呼叫。在按压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叹息样呼吸,我也松了一口气,不用给人工呼吸了,这样的呼吸足够了。期间,从其爱人得知病人既往无任何病史,近期也没有什么不适。
对于这样一个病人,心脏性猝死可能性最大,有可能是无脉室速或者室颤,这种情况下病人是有存活可能的,是值得去抢救的。这是我第一次在院外遇到这种情况。这不是在我熟悉的急诊抢救室,在那里我们有完善的医疗设备和抢救药品,随手可及,有心电图机,有除颤仪,有简易呼吸器,有气管插管,有呼吸机,有肾上腺素,有多巴胺;在那里我们有一个“Team”,配合默契,有人负责胸外按压,有人负责人工通气,有人负责连接心电图,有人负责开放静脉通路,有人负责跟家属沟通。由于商场内没有自动除颤仪(AED),患者还有呼吸,我能做的就是徒手胸外按压。我按压了约2分钟,没有力气了,但又不能停下来,就指导周边的人继续进行胸外按压。我看了看病人的瞳孔,没有散大,心里又多了一丝希望,期待着能够尽早赶到。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逝去,但是那时的我感觉不到时间。周边共有两个人进行了胸外按压,随后我又继续给病人进行按压。来了,接上心电图,是室颤,有救了!立即给予电除颤,进行气管插管,开放静脉,患者自主心律恢复了,医院,我也悄然离开了现场。由于距离我院非常近,肯定会送到急诊科抢救室的,而且该患者恰巧被安排至我负责的区域。该患者入院后未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而且神志完全恢复,未遗留任何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这是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的个案。由于我小小的勇气和一点点的付出,病人活了,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
大家都知道院外心肺复苏的存活率非常低,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救了这个患者,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纵观整个事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病人突然倒地即刻需给予的是胸外按压,不仅医务工作者要知道,而且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警察、保安、甚至普通民众都应该知道。其次,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大家都不敢施救,担心惹上麻烦,其实大家并不是不想救,我是急诊医生,遇到这种情况义不容辞,而且在我的带动下,有人上来帮忙,这让我很感动,其实当时周边的人并不知道我是医生,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有可能会牵扯上他们的,但是他们并没有顾及这些。最后,感谢急救人员的及时现身,如果在公共场所能够安放AED那就更好了。
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不仅急诊科医生会遇到,其他人也会遇到,谨记“复苏无害,等待不该,按压救命,质量求高”,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享有“起死回生”的权利。行医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医院急诊科黄文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zhaominglei/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