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康桥外来团子有了归属感上观
“当香喷喷的面包出炉的那一刻,我觉得闻到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回忆起第一次参加康桥镇学社衔接临时团支部活动时的场景,外来青年小翁至今记忆犹新。
如何让外来青年更有归属感?康桥镇团委以临时团支部为平台,开展学社衔接工作。截至目前,临时团支部成员已达到余人,其中包括不少“外来团子”。
“外来团子”有了“七彩福袋”
康桥镇域内企业多,其中不乏外来年轻员工。在前期走访调研过程中,康桥镇团委了解到,这些外来青年大多孤身一人在沪打拼,工作之余的生活比较孤单,缺少陪伴。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些外来青年,在社交活动、压力疏导、职业规划指导等方面都有不小的需求。”康桥镇团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要让这些“外来团子”融入社区。于是,康桥镇团委携手第三方社会组织,为这些外来青年量身定制了“七彩福袋”系列活动,包括社交类主题活动、就业规划指导活动、饮食制作体验活动等,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来自浙江宁波的小翁,目前在漕河泾商务绿洲内的一家高科技创业公司工作。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七彩福袋”的饮食制作体验活动后,他感觉“找到了组织,生活有了更多乐趣。”随后,第二次、第三次活动,他不仅自己参加,还带了同伴一起过来。
来自贵州遵义的乐乐,是一位特别爱笑的女生。每一次活动现场,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平时工作比较忙,休息时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认识更多小伙伴,也能减少对亲人的思念。”她说。
康桥镇团委相关负责人说,学社衔接的活动为“外来团子”们提供了一处可以放松休憩的小天地,让他们结识新朋友、学习新技能,丰富业务生活,从而有了归属感。
发挥自身能量反哺社会
与此同时,康桥镇团委也鼓励这些外来青年走进社区参加志愿活动,把自己从一名被服务者转换为服务者。
来自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管学院的一群大学生,就当起了附近小区独居老人的“健康卫士”。每周四下午,这群大学生志愿者都会走进小区独居长者家中,陪伴老人聊天,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包括科学饮食以及急救包的使用等。
独居老人们也习惯了这群年轻人的陪伴,经常对期待着他们的到来。“与老人交流,我们更加感受到尊老爱老的重要,谁都会变老,我们应该为这些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志愿者陈芯岚说。
近期,康桥镇团委还开展了“争做圆梦人”微心愿征集活动,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微心愿”,感受社区温暖。
30个来自困难家庭学生的“微心愿”,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yiyaobao/1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