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视频九零后男护士的急救之旅
护理是工作,没有性别之分,救死扶伤是责任,没有岗位之分,因为对职业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所以我选择穿起白衣,向着希波克拉底前行。
大家好,我是这篇自传的笔者,也是这篇自传的主人公,一名在临床一线奋战,与死神较量的急诊科男护士。对,我就是在这21世纪看起来不那么光鲜的九零后男护士。急诊科,一个与死神较量的科室,一场与生命较量的比赛,在这一过程中,我无所畏惧,依然前行在这充满荆棘的道路上。那些静好的岁月,我愿意为其负重前行。
我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是一名“赤脚医生”,母亲是一名助产士,哥哥也是一名医生,与作为护士的嫂子结缘,成为夫妻。而我也毅然选择从事医疗行业,成为了一名护士。
父亲在村里行医,因此身体耗费比较大,健康状况一直不好。父亲虽然没有大学文凭,但缺深知医学的深奥,对我们兄弟俩要求极其严格,只要有闲暇时间,父亲就准备好了要对我们的医学基础知识进行考察。例如:“人体总共有多少块骨头?人体最大的关节是哪个?都由哪些骨骼和肌肉组成?”等等一系列问题。父亲常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大事,岂能儿戏。入了这行,不求你做华佗扁鹊,不求你做救世主,起码得配得上别人对你的信任。”对,我每次放假就是在随时备考中度过。
小时候爷爷因脑卒中去世了,太姥姥因痰堵窒息而离世,乐观的看“人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人生之常情”,后来我大学毕业了,来到远在南方医院急诊科工作,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有些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生老病死不一定是自然发展规律…..”
痰堵,早期识别及时干预,然后徒手扣背排痰,家里不可能备吸痰机,备了吸痰机也不一定会正确使用,而日常应该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而不是等到痰液粘稠乃至痰堵去急救......
“急救技能取之于生活,应授之于生活,恩泽于生活”
急救等于心肺复苏?急救等于插管上呼吸机?.......急救不应该看“排场”,不能仅依靠仪器,更不能选择“盲目等待”救援,让生命的“黄金时间”轻易流逝。
“知救护,懂救护,共同参与能救护!”
年8月18日22点,一个急救电话打破了寂静的夜晚。一位检验科的同事在探亲归途的火车中,听到广播在喊“车上有没有医务人员,这里有位‘晕倒’的旅客,急需救援…...”由于她不是“急诊专业”,热心肠的她立马向我电话求救。
第一次“生命连线”,当她到达时,患者已经清醒,立即让她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无胸痛胸闷,心慌,头晕乏力,出汗,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经过询问后发现患者:无胸痛,无高血压,无糖尿病,全身无冒冷汗,心率不快,无口角歪斜,无言语不清,暂时排除低血糖和心源性和中风,患者包中备有“卡马西平”,有抽搐病史,暂时推测“癫痫”,建议患者进一步诊疗,虽然被患者拒绝,但我做好了“本职工作”。这第一次的“生命连线”更加让我坚定了科普急救的信念,更加想要将急救知识推广出去,让全民行动起来,就不至于在危机时刻无人问津。让所有人都加入“生命”这班列车,一起加油前行。
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价值不在于你在校拿了多少奖学金,获得多少奖项,而在于你正确理解医学的含义,那是责任”,更是“生命”;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优秀不在于在自己专科领域发表几篇SCI论文,而在于如何把自己医学“急救经验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或语言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亲人。或许那时,他们觉得你所做是多余的,但此时的你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生命都是值得被敬畏的。
前几天,奶奶八十大寿,作为“急救人”的我,在归途中随身必备“常用急救包”,包中有“风油精、棉签、绷带、云南白药喷雾剂、创口贴.....”和“心肺复苏训练器”。
作为“三无人员”的我,今年26岁了“没房没车没老婆”,每次回家都要被“催婚”,如何避免尴尬又不失礼数呢?对,科普急救。根据对象分为三大版块教学:
1.小孩,教爸妈当小孩发生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
2.成人,教“单人成人徒手心肺复苏”
3.老人,教“脑卒中和心梗的早期识别与急救”,“在危险来临之际,我不在身边,他们还可以选择自救”,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在教授过程中大家听得很认真,掌握的也很好,爸爸突然问道:“医学知识博大精深,掌握急救技能非一日之功,长期不练习与温故很容易被遗忘,那如何把急救技能编成口诀让大家倒背如流呢?”
这让我萌发了创作关于“急救”的并且能让大众耳熟能详的歌曲的想法,为了让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学员”能够更好的掌握“急救技能”,我将词曲中融入了童音、国语、粤语等地方特色,一首《一人我急救醉》诞生了。
填词成功后,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取名“一人我急救醉”,“一人”代表的是自救,先自救才能互救,我们应从急救思维去改变,而不是选择盲目的等待,也表明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有科普急救责任,“醉”指的是我对就急救的热爱、初心、全为生命的使命。
“知识改变命运,技术实现梦想”
作为“电脑盲”的我,不会剪切视频、转换格式、制作MV,一大堆技术难题摆在我面前;放弃?找合伙人?不,绝不,我毅然抉择永不言弃,“会声会影”“格式化工厂”等软件开始摸索前进,终于取得突破。
“你行的时候怎么都行,你不行的时候什么都不行,所以你一定要行,不行也得行,为明天,加油”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完成了,谢谢金玉良言的你,也谢谢“不遗余力”的你。
急救是一条通往“热血,正义,大爱情怀”生命的阳光大道,一路走来我从未孤单,有一群“可爱,善良,阳光”的“急救人儿”与我携手同行。作为热血“九零后男护士”的我们以“务实、奉献、互助、进步、感恩”的志愿者精神于年8月8日成立了“九零后男护士志愿服务队”。
我作为九零后男护士志愿服务队发起人之一,必须主动承担责任与使命。年9月7日来到美丽的鹏城深圳与深圳紫云轩太极文化馆发起了我们的志愿服务第一站,馆长王迎环师父被我们这群热血青年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决定联合一起举办这次急救培训,筹备这次培训相关事宜并号召大家一起来学习。学员赠言:“一群忙碌的身影,用亲切的笑容、优美的声音传播着急救的基本知识,挽救将来脆弱的生命,你们平凡中的伟大,高尚的职业给我们留下了骄傲的身影,谢谢你们,九零后男护士们!”
医学知识是一片汪洋大海,让我陶醉其中自由徜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需不断专研学习,更需要严谨专业。一次偶然机会让我参加了美国心脏协会导师班学习,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急救导师”,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却有一颗共同的“热血急救”之心。
他们无私、热情、阳光、真诚、纯洁,是雨中的伞,是黑夜里的火,是扬帆航船途中的风,是崎岖山路上的扶手。
静好的岁月,我愿意负重前行;诗与岁月同歌,我与生命同行,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叶根
-10-22
作词:叶根
作曲:袁炜佳
演唱:叶根、袁炜佳、麦梓珊
医院(感谢作者来稿)
老李说
感谢叶根老师的原创文章,同时也祝叶老师27岁生日快乐,工作顺利,早日脱单,在急救路上越走越远。
本期编辑:深院老李
主编
投稿邮箱:jlhnhs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shenghuolei/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