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货币政策急救包让抗疫效果可期每

青年白癜风有效治疗方法 https://m.39.net/disease/a_6456180.html
每经特约评论员张敬伟当前,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随着日韩美意等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增加,疫情“黑天鹅”演变成全球“灰犀牛”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在此背景下,尽管疫情不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但中国经济受外部市场风险反向影响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加大。如何破解这些压力,中国财政和金融货币政策,自然要因疫情而调整,随市场而变化,逆周期而调节。实际上,因应市场风险变化,金融货币政策现行也是全球普遍做法。央行一向不主张“大水漫灌”。但是,疫情之下,通过相对充足的流动性“滋润”,是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市场预期的有效之举。今年以来,央行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疫情强化了逆周期调整的频次。新年第一天,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亿元。春节后的2月3日和2月4日,央行连续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累计向市场投放资金1.7万亿元。资金流向既有市场普惠性质,又有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意味。疫情“黑天鹅”让央行金融货币政策适度调整,实为应有之义。而且,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充足,逆周期手段丰富。央行通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后,“准降息”不仅让市场上的流动性更为充足,破解疫情阻断的资金流,减少了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的资金压力,降低了社会个体的消费成本,为疫情过后的市场反弹提供了动力,也稳固了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预期。如果“准降息”不达抗疫预期,央行还可通过降息方式降低银行成本。当然,是否降息,要看逆周期调节效果。同时,央行抗疫的金融货币政策,既有市场救急的普惠效应,也有精准施策的政策目标。就前者而言,如全面降准的亿资金,还有2月3日和2月4日向市场释放的1.7万亿元资金,就有提振全市场预期的普惠效应。就后者而论,无论财政税收政策还是金融货币调节,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意涵更强。我国中小微企业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提供80%的就业岗位。多年来,金融货币政策一直紧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疫情让中小微企业面临生死关口,核心问题还是资金问题。因此,中央金融货币政策特别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如设立亿元的低利率专项贷款资金,如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专项债券的发行力度,还有对中小微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等等。如果加上财税政策的各项税费减免和补贴,中小微企业收到的抗疫“急救包”和政策“红包”最多。中国抗疫,金融货币政策不仅稳固市场预期,而且疏通实体经济血脉,更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不过,中央金融货币政策利好,关键还要执行到位。另外,金融市场也要优化供给质量,在发挥传统金融机构作用的同时,释放小贷公司的活力,让小贷公司和中小微企业成为市场化的命运共同体,或可从根本上破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每日经济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qiuyuanlei/9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