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离我们遥远吗

天气渐渐转凉,植物园里的落叶变多了,乌桕树色彩斑斓,马褂木黄得可爱,满地的壳斗科种子煞是有趣,孩子们又在问我:蜘蛛老师,你什么时候开露营课啊?

这个问题从春天问到秋天,又是一年过去了,我心里也很着急,因为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越长大压力越大时间越少,出门玩儿的机会也少了。

可是思来想去,我总觉得有一个课程是非上不可的,在开设这个课程之前就咋咋呼呼地带大家去尝试露营,作为野外医学协会的会员,我的内心是有隐忧的。

坚定我开设这个课程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夏令营的时候一个孩子擦破了膝盖上的皮,他信誓旦旦地从书包里掏出创口贴给自己贴上,然后告诉我:我知道怎么处理,这样就没事了。

当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如今不论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集体在急救常识方面都缺了席?

现在很小的孩子都能把DNA、脱氧核糖核酸这样的专业名词脱口而出,却不知道怎样正确地处理一个小小的擦伤,甚至不知道怎样正确地戳破一个水泡。

因此我决定在露营课程之前,先开设一门急救常识课,这门课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判断自己的伤病;第二,是教会他们的父母正确地帮助孩子们处理自己的伤病。

这个系列课程几乎涉及了所有可能遇到的急救情况,擦伤、中暑、发烧、水泡、溺水、过敏、烫伤、肠胃疾病、骨折…这些急救情景离我们并不遥远,尤其是今天带孩子出门自驾游、出国游、爬山郊游的家长越来越多,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上述情况。

可怕的不是意外发生了,而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如何判断风险的大小。

以被昆虫叮咬为例子,在肾上腺素无法被普通人购买的国内,如何准确、及时判断过敏反应的剧烈程度,几乎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而令我忧心的是,许多时候大家都不清楚判断的标准。所以在课程的第一节,我就会教孩子们什么是人体的三大关键循环系统,以及如何判断自己的循环系统出了什么问题,让孩子们能够用清晰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

可爱的血小板们就属于循环系统哦~

而第二节未雨绸缪课程,会聚焦在自驾游和野外郊游的亲子安全问题,有哪些物品是爬山时最好携带的,也许只是一只小小的口哨,在关键时刻却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很多人在汽车后备箱都会准备一只灭火器,然而却没有多少人真的使用过它,火灾起于瞬息之间,能不能不慌不忙地找到并使用安全工具,不事先演练过几乎不可能自然做到的。

三脚架、灭火器、千斤顶,这些车内急救设备,你会使用吗?

第三节常见外伤处理,可能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意外伤害,却也是大家最常犯错的处理方法,这一节课聚焦在实践操作,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都不如动手操作一次。怎样止血,异物入体要不要摘除,如何固定伤口,为什么包扎要在近心端,这些问题都会在实操中一一为大家解答。

第四节家庭急救包的配置课程,着重于内伤的处理和判断,包括过敏、骨折、脊柱损伤,以及儿童非常常见的脑部创伤的颅内压判断,还有中暑和失温这些常见户外疾病。这次课程结束的时候,家庭急救包里应该常备什么药品,出门旅行的时候又应该携带哪些药品和医疗器械,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出门携带的急救包和家里常备的药箱,其内容物是不同的,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最后一节课重大事故演练,是归总之前所有课程的一个大演习,我们会去山上,在实战环境中学习野外迷路如何应对,受伤怎么处理,如何利用自然物来制作担架等等。

急救也许是唯一一种不得不知,却又希望永远不会用到的知识,我始终相信基本的急救常识是孩子们了解自己身体的运作方式的最好课程,过去那么多年我们都依靠侥幸心理在过活,而这门课程是真正的能够让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一课。

急救课程正在招募,详情可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qiuyuanlei/8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