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护士节丨急救护士的成就感来源
从年加入南京市急救中心,今年刚好是杨阳成为一名院前急救护士的整整第十个年头。与先前作为临床护士不同,这十年间,杨阳的工作场地并不在病房,也不在手术室,而是一个又一个需要他们的急救现场。
第一次出急救,杨阳就遇上了一起渣土车车祸。面对惨烈的、血肉模糊的伤员,杨阳克服害怕,临危不乱止血、包扎。如果说专科护士的成长需要对某个专科的护理知识研究至深,那么杨阳的成长则来自于一波又一波与各种“死神”抢时间时的历练。杨阳回忆,一次抢救高楼坠落伤者的经历就让自己印象颇深。“伤者从高楼摔下来,但没有着地,而是卡在了大厦的平台玻璃。我和医生只能通过架上平台的梯子爬上去,这个时候根本不可能因为恐高就退缩,背着急救包就赶紧往上爬,去给患者做固定,避免他在送下来的时候被二次损伤。”
而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杨阳的“战场”又一次转换,从各种危急的急救现场加入到南京市急救中心新冠肺炎转运救治团队中。这也意味着从那时起,这两年多以来杨阳的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基本都在工作或隔离中度过。
转运救治团队中护士的职责更像是一位抗击疫情的“消杀战士”。杨阳告诉记者,在转运中护士虽然不用跟车,但职责在每次执行转运任务之前就已开始,自己需要协助转运人员穿好防护装备,仔细叮嘱转运人员做好患者交接和自我防护之类的前序工作。而救护车执行完转运任务后,杨阳的工作也不能画上句号,她还需要对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并妥善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等等。
作为护士,出院前急救时,杨阳的成就感来源于每一颗心脏的重新跳动;抗击疫情时,杨阳的成就感来源于确保每一辆车、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品的终末消杀。留给家人,杨阳选择了“报喜不报忧”。“谢谢他们的包容和体谅,让我不用太操心,能够把工作安安全全地做好”,杨阳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吕彦霖
校对李海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peizhilei/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