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ldquo话rdquo梓州
///
三台人民广播电台FM
文
邓雪峰
主播
杨妹儿
大年三十的晚上,近六岁的儿子如往常一样,央求我给他讲故事,讲什么好呢?关于“年”的故事昨晚才讲了,最近新买的故事书,儿子已经听过几遍了。“就讲大年三十的故事吧!”藏在被窝里的儿子露出圆圆的小脑袋向我点播到。在儿子的眼里,爸爸的脑袋里什么故事都有,多得如同他储蓄罐里的大大小小的钢蹦。有关大年三十的故事,我努力地在脑袋里搜索着。此时耳畔响起了燃放礼花的声音,今晚是大年夜!透过朦胧的窗户,五彩的礼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在夜空中扮着不同的鬼脸,尽情地向我们展示着它那绚丽而短暂的人生。这忽明忽暗的光亮,引发了我讲故事的灵感。“我给你讲你上次你听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吧!”我对着充满期待的儿子说。“是那个用火柴来烤火的小姐姐吗?”纯澈的眼睛里闪着天真的光芒。我点点头,“你想知道那个姐姐为什么要擦亮火柴吗?”儿子也满意地点点头。“先把被子盖好,别感冒了。”我对儿子命令道。“好——了——!”儿子乖巧地把被子向下巴处拉了拉,迫不急待回答道。看着儿子那张粉嘟嘟的脸,一脸地调皮,我忍不住地上前亲了他一口。这是我和妻在外打拼了多年苦心经营才换来的幸福,在享用它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候,我都深知它的不易和珍贵。“在一年最冷最后的一天晚上,……”拿着书,我深情地读着故事,想象着书中小女孩的情形,加上窗外声色的渲染,我朗读的声音有一丝发颤了。“爸爸,你哭了!”儿子闪烁着弯弯的睫毛,轻轻地对我说。“没有啊,是一粒灰尘掉进了爸爸的眼睛。”我立刻用手背做掩饰,轻轻地揉了揉眼睛。还好,没有让儿子看出破绽,我顿了顿声音,继续着刚才的段落,“奶奶从来没有像以前那样的美丽和高大……那里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爸爸,我知道小姐姐为什么要擦亮火柴了。”儿子裹着卡通图案的被子紧紧地依偎着我,看上去,像一条胖胖的毛毛虫。“为什么?”我放下书本,期待着儿子的回答。“她想奶奶了。”儿子注视着我,眼睛里犹如一汪深泉,“爸爸,我也想奶奶了。”“奶奶”——我的妈妈,我乡下的母亲。自从我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异地,加上工作的特殊性,逢年过节我都很少回家。尤其是春节,每年只是打两个电话,礼节性地问候一下二老。前几年电话里还要拉拉家常,随着时间的推移,问候的话语都变得有些程序化了,心里想问点什么,又似乎觉得没有什么必要,提前拟好几条吧,拿起话筒时却又说得言不达意,最后索性不问了。每当此时,一丝愧疚的旋律伴着电视里那条警醒“别人”的公益广告。现在想想,我也用“忙”来搪塞父母的言语是多么的蹩脚:以前还认为“别人”当中理所当然地没有我,殊不知,我早已悄悄地站在了“别人”的行列当中,居然还那么地理直气壮,那么地冠冕堂皇。跳动着的礼花映衬着儿子那双扑闪扑闪的眼睛,我用力点点头,凑近他的耳朵小声地说了一句“明天,回家看奶奶”。儿子犹如吃了兴奋剂,喊了一声“我可以叫上爷爷给我抓螃蟹了,耶!”还用双手在我眼前比划了一对兔耳朵。在儿子均匀的呼吸声中,我连夜收拾好明天的行囊,心里有着说不清的轻松和愉悦。我想象着将要和父母团聚的情景——那熟悉而又生疏的美,犹如蜜糖,在我潮湿的心底里悄然生发继而缓缓流淌,甜丝丝,亮晶晶,无与伦比。这些年,我为了儿子经营着自己的幸福,无悔,无怨。同样,爹娘为了我经营着他们的幸福,也无悔,无怨,在他们的眼中看来,是应该的或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不求回报,毫无怨言的情愫,其实就是先贤哲人们在书本中所述的幸福。幸福,原来我以为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现在,它却是这般的简单明白,触手可及。幸福是什么?回家看奶奶,回家看爹娘。文
邓雪峰
主播
杨妹儿
转载请注明:三台县融媒体中心往期回顾
快加入我们吧
今日话题
欢迎供图供稿!
(评论区与小编互动哦)
下载直播三台APP
查看梓州资讯、掌握三台权威资讯
????
分享
点赞
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gongjubao/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