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的诊断要点

北京痤疮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1肺水肿: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到肺间质或肺泡;

2分类:心源性或非心源性。

3主要因素:毛细血管压力增加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4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毛细血管压力增加,左心疾患,肺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左心衰是肺水肿主因。但如右心衰,肺水肿减轻或消退。

毛细血管壁受损,体内因素:低氧、低蛋白,贫血;肾脏疾病、毒素、过敏;

体外因素:吸入毒素

淋巴回流障碍

5肺水肿的X线表现:肺血管周围的渗出液可使血管纹理失去其锐利的轮廓而变得模糊,亦可肺门阴影变得不清楚,液体使得小叶间隔增宽,形成小叶间隔线,称为kerleyB或KerleyA线。

6什么是A、B、C、D线?

其病理基础最常见的是间质性肺水肿、淋巴管淤积、急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慢性、特异性肺间质性病变等所引起的小叶间隔增厚,这是间质性病变的特异性表现。尤其是间质性病变的早期如欲和肺纹理相鉴别,最可靠的区别是识别Kerleys线。

A线:为肺野内长约2.0~5.0cm、宽0.5~1.0mm的直线状影,呈放射状向肺门走行,在右肺较多见,不出现在肺外带。是肺实质深处的小叶间隔增厚所致。

B线:为长1.0~3.0cm、宽0.5~1.0mm的短线状,成组出现,互相平行,与胸膜面大致呈垂直方向,位于肋膈角区,偶可达中、上肺野外带。

C线:为细短线影,互相交织呈网状,位于下肺野。

D线:比较少见。D1线见侧位胸片,为粗长的带状影,长4.0~5.0cm(可达12.0cm),宽2.0~3.0mm(可达4.0mm),位于肺的前部,常与心影重叠,多呈横行或斜行。D2线长而直,在胸膜面一端较宽,位于肺底部,类似叶间裂的胸膜端,偶然位于肺野外带。D3线为大的网状,网眼直径1.0~2.0cm,位于肺底,仅见于病理标本。

肺泡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分为哪几型?

肺泡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主要是腺泡状增高密度阴影。一般将其分为典型的中央型、不典型的弥漫型和局限型。

(1)中央型肺水肿:其增高密度阴影较为对称地分布于两肺野。其密度以在肺门区为最深,向外逐渐变淡。肺野外缘宽约2.0~3.0cm的外带、肺尖和肺底甚至叶间裂旁和纵隔旁可保持清晰。这种分布形态常被称做蝴蝶状,是肺泡性肺水肿的典型表现,但并不多见。本型可为急性或慢性。

(2)弥漫型肺水肿:一般表现为散布于两肺的大小不一、密度不等、轮廓不清楚的增高密度阴影。以融合在一起的较大斑片状改变较为常见。分布不甚对称,以肺野内中带为主。

(3)局限型肺水肿:可局限于一叶,或主要见于一侧、两上或两下肺野。有时可呈一个或几个孤立的、较大的、轮廓清楚的圆形阴影,形似原发或转移瘤。

肺水肿为什么可呈蝶翼状?为什么分布不对称和中下叶多?心脏病患者为什么肺水肿多见于右侧?

(1)呈蝶翼状是根据解剖学的特点发生的。因为肺根部和中央部是叶支气管及血管蒂组织,小叶发育极不完善、呼吸动度差,淋巴回流不易,肺毛细血管静脉压大,故易发生蝶翼状水肿。

(2)分布不对称和中下叶多与患者体位和姿式有关。这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3)心脏病患者局限性肺水肿多见于右侧。可能是因为左心增大压迫了左肺动脉,使左肺毛细血管内血流量减少,而不致产生水肿,而右肺血流量相对增多,所以易产生水肿。另外,心脏病患者通常喜欢右侧卧位,使右肺的呼吸运动受障,因而较易产生水肿。

尿毒症性肺水肿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本病产生的机制是:

①肾源性氮质血症,损害毛细血管壁引起通透性增强;

②尿毒症可有高血压,引起左心衰竭;

③肾脏病可有水钠潴留。

其X线可表现为肺泡性或间质性肺水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jiarun.com/zhaominglei/7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